货币宽松在途中 牛市行情继续演绎
2014-11-23 类别:其他 机构:民生证券 研究员:赵丽娜
[摘要]
报告摘要:
事件:降息周期开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上调至1.2倍。
央妈的心思:纠正过高的"实际利率",保持货币条件中性通过央行答记者问及对马骏的采访,我们可以试着猜测央行的心思:
调降名义利率是为了纠正过高的“实际利率”,使之与回落的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相适应,保持货币条件的中性。因此,“实际利率”应该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政策举措的主线。
实际影响:重定价后存量贷款利率下降约25BP,存款成本回落5-13BP结合目前的存贷款期限结构和各类银行存款实际上浮概况,我们估算重定价完成后,本次降息会导致存量贷款利率下降25BP左右,存款成本回落13BP左右。若存款折扣全部重置,本次降息会导致五大行综合存款成本下降13BP左右,而股份制和城商行仅略有回落,不足5BP,由于五大行贷款占比较高,因此对于新增贷款仍能起到一定的降低融成本的作用,不过是以牺牲银行息差为代价的。
降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四大要素悄然生变,2012难再现本次降息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二是制造业。但与2012年6、7月份两次降息之后,短期经济于2012年9月份触底回升不同,此次降息很难拉动经济拐头向上,2015年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的趋势很难改变。这是因为眼下宏观经济中的四大要素已经悄然生变。1)房地产大周期向下,房价预期及高库存很难拉动地产投资大幅反弹;2)预算体制改革,制约基建投资空间;3)目前企业库存状况明显差于2012年;4)即便贷款利率下降25BP,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样本企业也仅有不足50%的企业盈利能够覆盖融资成本,因此对制造业投资拉动有限。
下一步政策猜想:降息周期开启,顺势降准亦是大概率事件降息不是本轮货币宽松周期的终点,反而可能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开端,央行甩掉了全面放松的心理包袱,顺势降准亦是大概率事件。1)目前实际贷款利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和短期债券收益率相比于2012和2013年的低位仍偏高,未来政策在引导短端利率下行方面仍有放松空间;3)2015年央行主动释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大于今年;4)存贷比口径调整意味着继续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加大。
查看本报告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