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力 紧密关注后续政策 做好战略布局电力股准备
2009-10-18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赵乾明 张帅
[摘要]
事件:媒体报道电价改革文件近期出台10月16日,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电监会酝酿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文件有望近期出台,根据文件内容,未来将试点竞价上网、核定输配电价以及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具体内容包括:
放开电价试点:放开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实行竞价上网,销售电价与竞争形成的上网电价实行联动,工商业电价每6个月变动一次,而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每年最多变动一次;为避免电价过度上涨,对发电企业报价规定最高限价。
输配电价试点:准备推出《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合理确定电网成本,在国网、南网两大公司各选一个省级电网进行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输配电价的试点,将按照分电压等级归集资产和成本,核定电网准许收入,来确定分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
加快推进直购电:抓紧核定各地区的电网输配电价标准,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并适时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扶持新建机组:在具备条件地区,对2010年及其以后新核准的发电机组所发电量和电价,可由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协商确定,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按照比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标准降低20%执行,并逐步过渡到按输配电成本定价。
调整标杆电价:根据当前燃煤机组造价、煤价、设计利用小时对各地区标杆电价进行校核,适当调整,点火价差较低的区域未来上调电价的幅度相对较大,而点火价差较高地区将难以再次上调,甚至存在下调的可能性;逐步提高老水电上网电价,提价收入主要用于解决移民扶持及库区生态问题。
对该报道的点评管中窥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露出雏形我们在09年1月15日《中国电力改革的路径选择:来自欧盟和美国的经验》中指出:最理想、最能发挥电力系统参与各方效率的电力体系,应该是“全要素+全市场”的模式,即除了具有自然垄断经济特性的输配电网外,所有电力体系的参与要素全部市场化,发电侧、售电侧都放开竞争。
对照图表1的“全要素+全市场”电力交易体系,从此次报道的具体政策实施方向来看,这次电力改革将重点落在双边市场和过网费这两个环节,而对于目前国内电力体系来说,这两个环节得到解决,将能够实现初步的市场化价格传导机制;其余的部分,如实时市场及交易所、输配分离等都可以在这基础上慢慢完善。
竞价上网、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定期联动调整是为了改变原来僵化固定的产业链定价体系,煤电产业链条的价格传导机制将逐步放开。
图表1:市场化电力市场交易体系部分签有长期合同锁定价格波动风险时间提前时间较长年、季度、月、周提前24小时提前1小时交易时段开始OTC市场终端用户备用容量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发电商双边市场金融市场现货市场日前市场平衡市场实时市场输电配电电力零售商占据交易的大部分比例,价格由买卖双方自由商定在政府监管下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供服务,按成本加成原则收取入网费市场化部分地区市场化市场化,由交易所或ISO负责定价按节点定价/系统边际价格燃料供应商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对发电企业短期中性、中长期利好短期中性:
报道提出:点火价差较低的区域未来上调电价的幅度相对较大,而点火价差较高地区将难以再次上调,甚至存在下调的可能性。
查看本报告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