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关注医保增量效应 荐5股
2017-10-10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渤海证券 研究员:任宪功
[摘要]
投资要点:
近期市场和行业基本情况2017年前3季度,市场整体表现稳定。截至9月29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5.49%,医药生物指数微涨0.01%,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
子行业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分化,生物制品和医药商业涨幅居前,估值较高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两个子行业出现了下跌。2017年1-8月,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1.7%和15.3%,均达到了近年来同期最好的水平。从化学制药行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来看,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速普遍高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一些深耕于增速较快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的业绩表现也较为出色。
一致性评价进入关键阶段,关注重点品种进展8月25日,CFDA发布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内容涉及参比试剂选择与采购、BE试验的管理、一致性评价申请的受理和审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形和鼓励性政策等,标志着一致性评价进入到关键阶段。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后,有助于其在招标之中稳固价格体系,同时将加速其替代原研药的进程。我们建议应当关注目前仍为临床一线用药,未来仍有充足的成长动力;原研产品份额较大,国内企业具有较大替代空间;一致性评价结束后预期竞争格局较好的品种。
新版医保目录在全国陆续落地2月23日,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截止目前已经有近20个省市开始执行新版医保目录,其中不乏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医药消费大省,医保对于药品销售的带动作用将逐步体现。我们认为,拥有高临床价值;竞争格局相对宽松;销售基数小,未来弹性充足;前期已进行了充分销售渠道建设和学术推广的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关注价格持续上涨的维生素和肝素原料药今年以来多种维生素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从上涨的原因来看,基本与环保监管升级导致产能收缩有关,此外还与厂家停产、中间体供应紧张等因素有关。由于维生素出口业务的订单很多是按照季度来签订,往往下一个季度的订单才开始执行本季度的价格,因此对于海外销售占比较大的维生素企业,3季度末到4季度才将开始执行较高价格的订单,维生素价格上涨对业绩的贡献将在4季度体现。建议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较少,市场集中度高,厂家提价意愿充足,近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如维生素A、泛酸钙、维生素D3和生物素。肝素原料药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肝素粗品价格持续提升推动,我们建议关注原料储备充足,成本控制较好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
查看本报告全文PDF